2012年11月16日

领汇首办「香港大专无伴奏合唱比赛」 冠军队伍隆重诞生 音乐界年度盛事「亚洲无伴奏音乐节」圆满结束

继去年举办「亚洲无伴奏音乐节」大获好评,领汇今年再度与香港当代无伴奏合唱(阿卡贝拉)协会合作,于11月9日至11日一连三日于旗下的乐富广场及赤柱广场接力举行「亚洲无伴奏音乐节2012」,并邀请十多队国际及本地人气组合即场表演献技,包括Metro Vocal Group、NANU、Hey Boy、酒瓶子、Jokers、Urban Harmony Singers、Lasagna 、Just A Cappella、Octave、Mosaic及MusePaper,实行以歌会友,逾千乐迷亲临现场欣赏,情绪高涨,盛况空前。同场首办「香港大专无伴奏合唱比赛2012」,六队来自中国及本地的大专院校无伴奏合唱队伍争夺冠军殊荣,经连场激战及专业评审团评分后,最终由香港大学的Mosaic脱颖而出。
 
无伴奏合唱A Cappella 参考资料:
 
「A Cappella」其实是意大利文,意思为「如教堂风格」(Cappella一词意为教堂)。在中世纪的教堂里,所有音乐都是用人声清唱的,故教堂风格音乐即无伴奏合唱。到大约19世纪,「A Cappella」一词也开始被挪用来形容各种无乐器伴奏合唱音乐。
 
专业的A Cappella组合多由4-8人组成。在欧美地区,无伴奏合唱是种非常流行的合唱形式,几乎每所大学都有A Cappella组合,而这股热潮亦逐渐渗入了不少中学校园。
 
当代无伴奏合唱与传统合唱(不论有伴奏与否)最为不同之处有下列两点:
 
I 象声技巧 (Vocal mimicry)
即演唱者利用声线模仿各种(特别是乐器)声音,其中以模仿敲击乐器最为常见(vocal percussion),有些歌者也擅于模仿吹管乐器、电结他甚至其他乐器的音色,在音响技术的协助下,这些由人声模仿出来的声音往往几可乱真!
 
II 非实义音节 (Nonsensical syllable)
即没有实际意义的音节,如「fa-la-la」。传统合唱有时也会包含非实义音节,如英式牧歌(English madrigal)的就常有「fa-la-la」的段落,但所占部分比起当代曲目要少得多。一般歌曲的前奏、间奏、尾声和伴奏声部,都常以非实义音节唱出;也有一些所有声部都唱非实义音节的「纯音乐」。

返回
置顶 置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