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17日
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、香港青年藝術協會主辦的「香港賽馬會社區藝術雙年展2013」,結集21位本地藝術工作者、過千位年青人及公眾人士的力量,創作了23組大型社區藝術,於今日起至5月20日展放於領匯樂富廣場、屯門公園、薄扶林村及中環街市綠洲藝廊,為社群生活注入驚喜的藝術體驗。 香港青年藝術協會去年12月起,以「藝術家駐校計劃」、「大師班」及「教師工作坊」形式,讓過千位中小學生在本地藝術家指導下,探索各區環境特色、歷史與文化背景,藉著藝術創作與群眾對話、提升對社區的歸屬感。
計劃更委約6位本地新進藝術家,包括: 陳詩歷、陳盈敏、鍾詠琪、劉學成、王志勇及姚淑賢為四個展區創作社區藝術作品。他們實踐天馬行空的概念,運用新穎技術及物料創作多項精彩作品,令展覽水平提升,推動社區藝術發展。
首屆社區藝術雙年展獲南區區議會、市區重建局、領匯管理有限公司(領匯)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鼎力支持,提供場地及協助,讓藝術衝破地域界限,將創作與社群生活結合。香港青年藝術協會創辦人/藝術總監麥蓮茜稱:「我們非常榮幸籌劃首個社區藝術雙年展。是次展覽,橫跨四個展場,規模龐大。這些地點,都是參加者或居民每天途經的村落、公園、商場或是行人走廊。此計劃將藝術帶到社群跟前,讓他們瞭解藝術對自身以至整個社區發展的深遠影響。」
於領匯樂富廣場展出的六組藝術作品,以「空間」為題,藝術工作者及青少年以多角度探索社區中狹隘的生活空間的意義,並反思社區空間各種功能。除了遊走作品、刺激觀眾思維外,香港青年藝術協會更邀請了不同藝術團體及講者,於4月27日下午2:00–5:00假樂富廣場舉行公眾座談會。講者包括:藝術工作者林嵐及羅至傑、草原地圖創辦人蔡志厚、Secret Tour Hong Kong成員黃嘉慧、活化廳核心成員李俊峰及香港投訴合唱團團員方韻芝。藉著與公眾近距離交流,進一步展示藝術與社區生活不可分割的關係。
領匯市場策劃及推廣主管黃端華表示:「領匯旗下擁有超過180個物業,與香港逾四成住戶的居所為鄰,並致力以此作平台,讓居民可透過我們的商場接觸更多元化的藝術活動,把創意藝術及文化普及。『香港賽馬會社區藝術雙年展2013』的宗旨與我們不謀而合,藉著全力支持是項活動,將藝術帶入社區。」
其餘三個展場,創作主題均與社區緊密聯繫:屯門公園生機處處,設有大型爬蟲館,藝術創作以「探險」為題,創作色彩斑爛的動物雕塑;薄扶林村是香港島最古老的寮屋區,盛載著豐富的歷史及人文色彩,藝術創作以「故事」為主題;而中環街市綠洲藝廊,路人凝視手機熒幕的現象,觸發藝術創作以新世代的「對話」模式為靈感。作品以不同藝術媒介展示,以有趣角度探索社區被遺忘的一面。
社區藝術雙年展不僅給予新進藝術家創作平台,更重要的是鼓勵社群積極參與,共同創作。展覽期間的週六週日,部分展場均設有免費導賞團、工作坊及公眾講座,讓市民深入瞭解各項展品,同時探討藝術與社區的緊密聯繫,以及親手參與藝術創作!
麥蓮茜總結:「社區藝術雙年展,希望讓香港市民更重視藝術在生活中的角色,鼓勵市民遊走香港不同區域發掘生活樂趣。我們期望下屆雙年展,可獲得更多社群支持,於更多社區空間展放社區藝術創作,與眾共樂。」 展覽詳情:
屯門公園* : 15/4–14/5/2013 上午10:00–下午9:00 薄扶林村* : 20/4–20/5/2013 上午11:00–下午8:00 樂富廣場* : 24/4–15/5/2013 上午10:00–下午9:00 中環街市綠洲藝廊 : 7/5–26/5/2013 上午10:00–下午8:00 *導賞團及手作工作坊:展覽期間每日舉行
查詢及預約:請於辦公時間(週一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)
聯絡28772779 / yan@hkyaf.com。 |